以色列人历史上一共有3次归回的行动,首次由所罗巴伯带领,第二次由以斯拉带领,第三次由尼希米带领。
在波斯王亚达薛西一世年间担任酒政的尼希米,当听闻回归之民在犹太地面临的困境,以及耶路撒冷城墙、城门为大火焚毁等消息后,就恳切祈求上 天让他回乡,结果得到波斯王恩准,让他回乡重建耶路撒冷的城墙和城门,并出任犹大省长长达12年之久。
尼希米回到耶路撒冷后,立刻作实地视察,并招聚同胞(即所罗巴伯带领回归的余民)协力修筑城墙。
尽管犹太人面对内忧外患,工程也因此受到诸多阻挠,但在尼希米坚毅的领导下,耶路撒冷城墙的工程仍旧在52日内迅速完工。
城墙的建造,不单为保护家园,也意味着犹太群体开始形成。从此,犹太人不但有了象征信仰的殿,也有了可以共同生活的城。
尼希米没有特殊的身份背景,不是出自祭司或君王世家,只是一个非常普通的犹太家庭,且不是在耶路撒冷出生,而是父母被掳到外邦,是在波斯王朝出生的犹太后裔,严格说,他们被掳在异国他乡,其实就是奴隶的身份。尼希米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为什么会被重用?

一、经得起信仰的考验
尼希米是一个经得起考验的人,他在王宫中作王的酒政,深受王的信任,生活起居都在王宫里。在这样的环境中很容易忘记信仰陷在享受福乐之中,但是尼希米他没有被王宫的生活所辖制,而是一心持守信仰。
二、以信仰的事为念
尼希米是一个以信仰的事为念的人。当他听见哈拿尼报告以色列选民的光景,他就坐下哭泣、悲哀几日、禁食祈祷,有冒生命的危险脸带愁容去见王。他宁可放下自己的高位,也要去耶路撒冷和以色列人一同受苦。
而有了信仰的带领,有了信仰的智慧之后,尼希米的人生就开启了新的篇章!
1、 独自勘察,掌握第一手资料。
尼希米到达耶路撒冷时,一点也没有钦差大臣的架子,而是夜间暗暗独自勘察,掌握第一手资料,不是做个大老板。
2、 合理分工,目标分解。
建造的时候,尼希米特别会分派工作,每一户人家所负责修建的城墙,都对着自家门口。每一段城墙都是在保护自己,与自己密切相关。所以百姓奋勇做工,不甘落后。城墙建成后,他委派忠信又敬畏神的弟兄管理耶路撒冷,有始有终,善于用人。非常有智慧。
3、 审时度势,化解危机。
敌人屡屡用暗杀、离间、贿赂、诬告、恐吓等等手段搅扰,尼希米丝毫不为所动,他审时度势,破解了敌人的阴谋诡计,一次次瓦解了敌人的进攻。他知道什么是最重要的事情,所有的搅扰都不能影响他。
4、 坚持原则,态度坚决。
他做省长的十二年,以身作则,推行律法,制定了很多规章制度,建立耶路撒冷居民的信仰生活习惯。

从尼希米的身上可以看到,他虽然住在离家很远的地方,但他从未放弃希望有一天他会回家。他在异国的土地上度过了一生的大部分时间,但他从未动摇过对信仰的信心和倚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