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曲:盛晓玫
翻唱:麦穗音乐
(路佳音&张伟德&李恩希)
原曲收录《泥土音乐》专辑
插图:溪水边Hannah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翻唱:麦穗音乐
(路佳音&张伟德&李恩希)
原曲收录《泥土音乐》专辑
插图:溪水边Hannah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父亲是一本书,
没有华丽的词句,
却有道不尽的真实。
——北岛
父亲节将至,提起父亲,你会想到什么?
对于很多人而言,父亲,或许是一个复杂的词汇。它也许和威严、冷厉、缄默、陌生有关,抑或链接着慈爱、温和、良善、亲密等词。
在我心里,陈列着一座关于父亲的小型博物馆,里面的藏品依旧在不断加增,我无法用简单的几个词将他轻易概括。
小时候,我眼中的父亲,是老虎一般的存在。我怕他带着胡茬扎人的亲吻,怕他高高举起的戒尺。一听到他的脚步声,就恨不得赶紧躲起来。
身为退伍军人,他将部队的作风带入家中:每天晨起锻炼身体,雷打不动;他叠的被子永远棱角分明;字亦是一笔一划、力透纸背的工整……
父亲于我,便是这世界最初的“法度”,不容逾越。
他对我亦严如军人。记忆最深的是幼时学体操,每日的基本功训练成了我的噩梦。父亲每每亲手施压,常常痛得我号啕大哭,可父亲却像个铁面包公,任我哭嚎,也势必完成每日的训练任务。直至一次我因低血糖而晕倒,父亲终于不忍,断了我的体操之路。
///
时光如书,一页页翻飞。
当十四岁的我,颤抖着拿出布满红叉的试卷,惶恐地准备接受一场严厉的“审判”时,想象中的风暴并未降临。取而代之的,是父亲坐在我身边,朋友一般平和地同我分析总结,给我鼓励。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父亲变了,他不再拿起戒尺,不再高声训斥,不再那么威严可畏。他向我讲述他的经历,分享他的学习方法。
父亲读完初中便被迫辍学,但他却从未停止学习。自我记事起,家中总是放着各种书籍,字典常伴手边。遇见生字,他随手查阅;读到佳句,便认真摘录。那些厚厚的笔记本,正是他为自己建造的另一个枝繁叶茂的精神世界。
他告诉我,在他经历的那段腥臭腐朽的日子里,总有几句豢养的文字跳出来,照亮他灰暗的生活。至今,我仍承袭着他摘记的习惯,这看似微小的传承,却同样成了我平凡生活里的光亮。
父亲的学习并不止于书本,他走遍大半个中国,乐于结交朋友,在与人往来中开阔眼界。他待人宽厚真诚,常说“吃亏是福”,也总记得别人的好,以涌泉报之。
我很幸运,在本该叛逆的青春期,父亲成了我的榜样,更成了我几乎无话不谈的朋友。他与我讲他的半生曲折,我们一起探讨处事之理、为人之道。他陪着我经历阳光风雨,在我欢笑时为我鼓掌,在我跌倒时提醒我:“不二过”。
于是,我的青春期仿佛绕过了叛逆的暗礁。即便有波澜,也早被父亲以朋友的身份悄然化解了。
成年后,羽翼渐满的我早已越飞越远,从去往南方求学,直至定居万里以外的南半球。而我的父母,依然留守家乡。
如今,我有了自己的家庭,但只要一声呼唤,父亲仍会跨越重洋,风尘仆仆而来。
那天,我远远的看着在厨房里忙碌着的父亲的身影:愈发的瘦小,却依然倔强的挺直他的脊梁,动作已不复昔年麻利。心头蓦然一颤:父亲,真的老了。原来我长大的路,就是父亲老去的路。
想到他过往生命的精彩都成了灰色,淹没在托举我成长的路上,到老仍竭力为我撑起一片天空……便忍不住转身潸然泪下。
大多数父母之爱,都深藏着隐忍与内敛。诚如我的父母,他们尽力在我面前隐去生活的粗粝与辛酸,把那些汹涌的暗流独自吞咽,再苦再累,也想方设法让我免于生活的困苦。
而作为女儿,我或许永远无法真正了解他们在生活中所面对的,那些真实的困境与担忧。
人们总说父爱如山,我想不过是因为那一声“爸爸”,一个男人便甘愿用一生去修炼成磐石,只为成为孩子可以攀援、可以倚靠的峰峦。
对大多数父亲而言,表达爱,或许是比爱本身更加困难的事情。而理解父亲的这种爱,往往是漫长的。
曾经,我对他儿时的严厉也心怀怨念。直至经年流转,我寻得信仰,才逐渐谅解了父亲。
父亲儿时对我的棍棒教育方式,承袭至他的父辈。而他,也是第一次学习做一个父亲。

当年他狠心让我练功,是盼望我拥有强健的体魄,更淬炼出坚毅吃苦的品格;而他最终选择放弃,是因为看清那已超出我所能承受的限度。
这多像天上那位父亲对待我们的方式:祂许可苦难临到我们,是为了锻造我们的生命;却从不忍心我们被压垮,总在适当的时候,为我们开出一条路来。
正如歌里唱着的:走过的路,有欢笑,有泪水,都将成为祂恩典的记号。
父亲的严格要求,曾是我的泪水;他的鼓励陪伴,是我的欢笑。而今回望,这一切都是恩典的记号,深深烙印在我生命中。
他对我的爱,从不表现为放纵我的软弱,而是始终相信我可以做得更好;不是免除我当受的管教,而是在管教中始终与我同行。天父的恩典,亦是如此。祂允许我们经历风雨,却从未将我们撇下独自面对风暴。
在这个父亲节,当我们为地上父亲的爱感恩时,也当思想天上父亲长阔高深的大爱。祂赐予万物,更赐下独生爱子,为我们舍命。
愿我们都能看见:地上父亲的爱,无论何种形式,都是天上父亲恩典的映照;而天上父亲那测不透的爱,则是我们穿越所有高山低谷时,那永恒的归宿与依靠。
父亲节小科普
父亲节(Father's Day),顾名思义是感恩父亲的节日。约始于二十世纪初,起源于美国,最广泛的日期在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世界上有52个国家和地区是在这一天过父亲节。 而位于南半球的澳洲和纽西兰,却在9月的第1个星期天庆祝父亲节。一种普遍的说法认为,澳洲在每年的4 月至6 月之间有较多的节日,如复活节长、澳纽军团节、女王生日、母亲节。将父亲节定在9 月,正值假期较少,可以更好地为这个节日做准备,让人们能够更轻松地庆祝。 中国官方没有设立正式父亲节,民众习惯将6月第三个星期日当作父亲节 。但父亲节并非“泊来”节日,中国父亲节的起源可追溯至民国时期。 1945年8月8日,上海发起了庆祝父亲节的活动,市民立即响应,抗日战争胜利后,上海市各界名流,联名请上海市政府转呈中央政府,定“爸爸 ”谐音的8月8日为全国性的父亲节,在父亲节这天,人们佩戴鲜花,表达对父亲的敬重和思念。 父亲节的意义,或许并不在日历上的某一天,而在我们终于能与他并肩坐下,像解读一部深奥的经典一样,读懂他皱纹里的诗篇,听懂他沉默里的惊雷。 在于它给了我们一个回头张望的理由,去看见那座山在岁月风沙中的剥蚀与变迁,去辨认出那些我们曾误读为“冷酷”的岩石,原来都是他不完美的爱的记号。 它让我们有机会,在“爸爸”这个称谓尚未彻底成为回忆之前,走上前去,不是用鲜花和礼物,而是用一句笨拙的“爸,我懂了”,去轻轻叩响他那扇沉默之门。 那一刻,我们可以接过他递来的欢笑与泪水的记号,去完成爱与恩典的传承。
歌词
词曲:盛晓玫
lyrics & music: Amy Sand
站在大海边 才发现自己是多渺小
登上最高山 才发现天有多高
浩瀚的宇宙中 我真的微不足道
像灰尘 消失也没人知道
夜空的星星 彷佛在对着我微微笑
轻声告诉我 一切他都看见了
我所有挣扎 所有软弱和跌倒
将成为主恩典的记号
当我呼求 耶稣听见我的祷告
千万人中 他竟关心我的需要
走过的路 有欢笑有泪水
都留下 主恩典的记号
在风雨中 耶稣将我紧紧拥抱
我深知道 他是我永远的依靠
走过的路 有欢笑有泪水
将成为 主恩典的记号
歌谱

9月8日 每日恩典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