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浸辅导课程——9.教会是什么?(4)


五 教会是“基督的新妇”
教会不是一个普通的“社团机构”,因为圣经又形容教会是主耶稣基督的“新妇”。我们都知道,将来有一天主耶稣会再来接我们到祂那里去,那时我们的身体就要复活,变成荣耀的身体,被接升天,永永远远与主同在,快乐无比,这是我们信主的人,最大的盼望。但我们现在在等候主回来之时,我们的心情就像一个“新娘”等候“新郎”来迎娶一样。我们与主之间被一种奇妙的爱情维系着,直至我们在天上与主“成为一体”,圣经说这是指着基督与教会之间的“极大奥秘”(弗五31~32)。倘若教会只是一个讲究利害关系的“社团机构”,教会就没有那奇妙的爱情在其中了。
有人说,基督教不外是用“天堂的利诱,地狱的威逼”来叫人信耶稣。我们却不认同这个说法,虽然我们相信有天堂和地狱,但我们基督徒与主的关系却不在利诱和威逼之下,乃在微妙的“爱情”之中。因为“爱”,天堂才显得有意义,我们的灵修生活才过得甜蜜,做基督徒才不会感到枯燥。圣经指出,因为主这样爱我们,因此,“若有人不爱主,这人可诅可咒的”(林前十六22)。亲爱的读者,你爱主吗?你一定要爱主,因为你若不爱主,你的信仰一定不会维持得长久,你会在遇到试探打击之时,将主丢了,因为你与主之间的关系没有爱在其中。但是,你若爱主,像一个妻子爱丈夫一样,你就会与“丈夫”同甘苦,共患难,至死不离。
启示录记载那装饰整齐的“新妇”等候丈夫,万王之王,就是主耶稣基督回来,我们从这段经文,可以知道我们应该怎样等侯主的回来。
“新妇”等候基督回来,第一样不可以少的,就是保持自己对基督“贞洁的爱情”。我们不能等到主回来之时,见到主的面才爱主,那不是一种真爱,不能算为“贞洁”的爱。我们要爱主,就要从现在开始,在日常生活每一个细节上表现出来。例如:
我们怎样胜过犯罪的生活?秘诀是想到我们所爱的主不喜欢我们这样做,这样,爱主的心越切,胜过罪恶的能力就越大。
我们又靠着什么力量去传福音?就是靠着爱主的心去传,想到主爱我们为我们死在十字架上,成就了最宝贵不过的救恩,可以拯救万民,我们怎能不爱主所爱,传扬主认为最重要最有价值的救恩?
我们怎能饶恕那得罪我们的人?我们怎能爱仇敌,又为那迫逼我们的人祷告?就是想到主也同样饶恕我们,并没有按我们的过犯报应我们,反而接纳我们,并且看我们为完美,我们就不能不遵照主的教训去爱人,同样饶恕他们,正如司提反在殉道之时,也学主在十字架上一样,为那些害死他的人祷告,求神饶恕他们。
我们怎样做才能过一个有味道的敬虔的生活?是的,许多基督徒感到过基督徒的生活“没有味道”,因为自从信了主之后,信仰生活对他们来说,就是为自己加上许多“禁条”,不能做这事,不能做那事。所以,做一个“禁条式”的基督徒是不好过的。为什么我们不爱主,做主喜欢我们做的事,在爱中不论做什么事,都是快乐的,都是十分有味道的!例如,我们读圣经,不爱主的人就会感到很沉闷,爱主的人就会感到像读“情信”一样甜蜜了;我们祷告,不爱主的人会觉得像对空气说话一样,但爱主的人必会感到像对自己的爱人“谈情说爱”一样;我们奉献,出于爱主的心,不但甘愿,更是将最好的送给自己的“爱人”那样自然;我们唱诗,我们事奉,我们敬拜,我们为主受苦,我们作见证……若出于爱主的心,就好像一个“新妇”预备好自己,等候“新郎”回来,希望“新郎”看见自己为他的缘故而“装饰整齐”,“新郎”就称赞她一样。所以有人说,等主回来之时,若能听见他称赞一句,就是死几次也是值得的。
可是,启示录第十七至十九章记载了一个“大淫妇”,圣经说,这大淫妇的结局是永远沉沦。这“大淫妇”是指着谁的呢,从启示录十九至二十一章记载的另一个“基督的新妇”来比较,我们清楚地知道,这大淫妇必是指着变节的教会而说的。本来这个教会是献给基督的“童女”,但她不爱主,反倒爱上政治,与“列国的君王行淫”;又爱上“世界”,身上穿着“紫色,和朱红色的美衣,用金子、宝石、珍珠为妆饰”,并且她杀害许多基督徒,“喝醉了圣徒的血”,又接受了许多“邪术”和“邪灵”,成为各样污秽的灵的“巢穴”。她这样背道,离弃万王之王、万主之主,因此圣经就称她为“大淫妇”了。我们按预言知道,末世之时,这大淫妇所代表的教会必要显露出来,而且被“焚烧”,永远灭亡。然而,今天许多基督徒不知不觉地加入了这大淫妇的组织里,成了可憎和灭亡的还不自知。或问,谁是这大淫妇的一份子?雅各书四章四节给我们一点暗示,说:
“你们这些淫乱的人哪(“淫乱的人”原文作“淫妇”),岂不知与世俗为友的,就是与 神为敌么?所以,凡想要与世俗为友的,就是与 神为敌了。”
这节经文也与约翰壹书二章十五节吻合,圣经说:
“不要爱世界和世界上的事,人若爱世界,爱父的心就不在他里面了。”
我们千万不要误会,以为任何化妆美衣都是贪爱世界,根据这节经文,我们给“贪爱世界”下一个定义,就是“所有我们所爱,而影响我们不爱天父的事物,都属贪爱世界”。再者,这里“世界”二字,与上述经文的“世俗”二字,在希腊原文是相同的,意思是说,贪爱世界的人,就是与神为敌的人,也就是“淫乱的人”,是“淫妇”了。亲爱的读者,你还记得我们曾经讨论我们基督徒在这世界的身份吗?圣经说,我们在世上是“客旅”,是寄居的(弗二19),意思是说,这个世界不是属于我们的,我们永久的家乡是在天上,我们是天上的国民。除非我们有这个心态,否则,不能证明我们是真心信主,清楚得救的基督徒,因为我们“得救”,就是得永生进入天国,倘若我们贪恋地上的事物而不爱主,也不宝贵主所赐与我们的永生,我们怎能证明我们是重生得救的基督徒呢?

六 教会是“好牧人的羊圈”
主是为羊舍命的好牧人(约十11),因此,教会就是衪所照顾的“羊圈”。我们记得主在复活之后把羊交给彼得,对他说,你既爱我比这些更深,就要“喂养”和“牧养”我的羊。爱主而不爱主的羊是说不过去的,爱主的羊而不“喂养”和“牧养”也是说谎话的。我们都是羊,都需要牧养和喂养,因为“羊”生来是不能自立的;“羊”没有任何本能去胜过野兽,也没有任何本事在迷路之后去觅路,所以羊很容易走迷;“羊”不能为自己找到草原和溪水;“羊”若丢在山坑里,自己就无法上来。所以,圣经显示给我们看见,早在亚当的儿子亚伯的时代,羊已经被人牧养了,这似乎告诉我们,神创造羊之时,就定规羊需要牧人来照顾。
基督徒也是这样。圣经完全不赞成我们单独做基督徒,乃要我们在任何危险的情况之下仍然保持群体的崇拜聚会,正如主耶稣所说:“若是你们中间有两三个人在地上同心合意的求什么,我在天上的父必为他们成全;因为无论在哪里,有两三个人奉我的名聚会,那里就有我在他们中间。”(太十八19~20)主耶稣的意思不是说越少人聚会越好,主的意思乃是说:“你们一定要聚会,无论怎样艰难,就是只能招聚两三个人也要聚会,只要你们聚集在一起敬拜天父,我就必与你们同在了。”为此,历史告诉我们,极多基督徒在受逼迫的日子里,因为参加地下教会的聚会而殉道了,虽然如此,每逢在这样的情况下,福音是传得最快的,决志信主的人是最多的,因为他们中间有主的同在。
或问,为什么神的旨意一定要我们聚会?为什么不可以像佛教一样,在家中烧香祷告也可以?答案是:神喜欢教会整体一同见证衪,神要我们在聚会敬拜之中分享衪的大爱和大恩典,神又知道,我们在一同聚会之时,才能活出“彼此相爱”的命令来,才能“彼此扶持,互相关怀”,因为神知道,我们原是无法“独自生存”的,我们需要“牧人”来牧养我们。所以,虽然信主,却不肯加入教会,到各教会去“到处游荡”的基督徒有祸了,因为他们很容易作了仇敌魔鬼的“晚餐”。但那些在教会里得到良好牧养的人就有福了,因为他们“进入得草吃”,不致被盗贼来将他们偷去(参考约十1~18)。
主是好牧人,主当然会负责牧养我们,但是却喜欢将牧养的责任也交给一些爱主的“牧者”(我们称他们为“牧师”。其实他们就是教会的“长老”,或负责领导教会的领袖们),正如主耶稣对彼得说:“你爱我么?”彼得三次表示愿意爱主,主就三次将祂的羊交付彼得说:“你喂养我的小羊。”、“你牧养我的羊”、”你喂养我的羊”(参考约廿一15~17)。所以,做牧者的,都是战战兢兢的牧养教会,因为知道,这些“羊”不是他们自己的,乃是属主的,有一天主要回来,他们就要向主交账,主要看看羊群有失落的没有?自然要按他们忠心的程度来报答或刑罚他们。
为此,希伯来书劝勉我们说:“从前引导你们、传 神之道给你们的人,你们要想念他们,效法他们的信心,留心看他们为人的结局……你们要依从那些引导你们的,且要顺服,因为他们为你们的灵魂时刻儆醒,好像那将来交账的人。你们要使他们交的时候有快乐,不至忧愁,若忧愁就与你们无益了。”(来十三7、17)保罗又劝帖撒罗尼迦教会的会众说:“弟兄们,我们劝你们敬重那在你们中间劳苦的人,就是在主里面治理你们、劝戒你们的,又因他们所作的工,用爱心格外尊重他们,你们也要彼此和睦。”(帖前五12~13)作为一个基督徒,最基本的责任就是“不要离开羊圈”、“要顺服牧者的引导”、“要敬重神的仆人,如同敬重神自己一样,因为他们是为代替神说话的”(参考太十40)。

七 教会是“圣殿中的金灯台”
在旧约圣殿的“圣所”里设有“金灯台”,是为光照圣所,使祭司进到里面工作,不至在黑暗中摸索。圣所里面还有“陈设饼的桌子”,那明显是代表“擘饼记念主”(就是“圣餐”),又有放在对着至圣所门前的“金香壇”,代表众圣徒的祷告。所以,金灯台在圣所里面有三方面的作用:
为照亮进到神面前来的路而设
主耶稣亲在启示录第一章那里解释,金灯台就是教会的预表(启一19~20),教会因此有一个很重要的责任,就是指引人怎样进到神的施恩座前得恩典。每当一个人踏进教会的聚会,应该立即得到教会的帮助,指示他怎样进到神的面前得救恩。我们传福音,并不是只带领人回到教会来聚会,乃是带领他们来到神的面前,得到“光照”,得到救恩。虽然,他们得光照是圣灵的工作,但圣灵常常藉着我们的好行为和好见证来光照他们,因为主也要我们每一个基督徒做“世上的光”(太五1)。亲爱的读者,你想想,是否曾经有过一些未信主的朋友在聚会中坐在你的旁边?你怎样对待他们?你不理睬他们吗?整个聚会完了,你们之间都没有谈过半句话吗?你认为你这样的态度合乎基督徒的体统吗?难怪有许多曾经到教会去聚会的人,后来不肯再去,因为他们说,没有人欢迎他们,没有人理睬他们。为什么我们不能向这些未信主的朋友发放出主耶稣的光,引领他们来到神的面前?亲爱的读者,现在你已经信主了,你不再是教会的新朋友,你应该代表主耶稣基督欢迎坐在你身旁的新朋友才对,这是你的天职,是你为主发光的机会。
为照亮“陈设饼的桌子”而设
意思是说,每一个信徒来到主的桌前,擘饼记念主之时。都要接受圣灵的光照。亲爱的读者,你快要受浸加入教会了。你受浸之后,你就可以开始参加擘饼记念主。圣经告诉我们,每一次我们擘饼记念主之时,我们都要先“省察自己”,免得我们吃喝自己的罪(这一点已在第三课“圣礼与节期”中作详细讨论)。然而,我们经常被圣灵光照是最重要不过的。
为照亮到金香坛“烧香”而设
献香代表圣徒的祷告(启五8),这是说,每一个基督徒应该常在教会的祷告中吗?如果教会的聚会充满了祷告的气氛,而每一个弟兄姊妹都经常在这种气氛之下被光照,我们可以想象,这教会一定是非常属灵和非常兴旺的。所以,我们每次聚会前后,都要好好的默祷,好好的省察自己。只要我们将我们的心灵和诚实对准神,我们的内心就会很自然地被光照了。
或问,我们怎样才可以为主发光?
一般来说,发光多是在“燃烧”的状态下才能有光发出来。而且,燃烧得越厉害,光度就越大;燃烧得越慢,就越少光。从化学的角度来说,燃烧原是一种“急速性的氧化作用”,生锈腐蚀却是一种“慢性的氧化作用”,所以两者都是燃烧,但前者有大量光发出来,后者却完全没有光,反而腐坏了。要知道,基督徒的生命,若不是为主“烧尽成灰”,发出荣耀神的光来,就是“生锈腐蚀”。变成一堆烂铁,完全没有用。因为你的生命若为主用尽,为主活为主死,发出光来,你的生命就有价值和意义;你的生命若保留为世界,还是一样要死,只是你的生命没有价值,因为是在生锈腐蚀中。
圣经显示出,金灯台只能放在圣所中,照亮圣工。金灯台绝不可以放在世俗的地方,给罪人娱乐而消耗自己。同样的,我们的精力应该为圣工,和为主而消耗,不应全部为金钱,为娱乐,为犯罪的生活,为世界而消耗了我们的生命。今天假若更多基督徒明白这点,整个基督教就大大复兴起来了。主耶稣教训我们说:“你们的光应当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太五16)请记取。“为主发光”是藉着“好行为”,不是藉着批评的世界言论。请记住,“为主发光”的目的,是叫荣耀归给我们在天上的父,不是为我们自己的地位和利益。换言之,“为主发光”也就是“让别人从你的身上看见主”,从而认识主。主耶稣提醒我们,我们的光不应只照在“饭食”和“赚取金钱”的事业上,就如一盏灯不应放在“斗底下”和“地窖子”一样(参考路十一33)。一个不为主而活,而是为吃喝,财利而活的人生,就是一个生锈腐蚀的人生。
最后一点,根据圣殿的规矩,金灯台七个灯盏必须经常保持有油,好叫灯不至熄灭。这是说,祭司要使灯盏常被油充满,代表教会应该常常被圣灵充满。圣灵原是为引导我们过得胜的生活而主动地来居住在我们每一个基督徒里面的。只要我们真心信主,我们就必领受所赐的圣灵(参考徒二38:弗一13)。这是说,圣灵在我们信主之时已经住在我们里面了,并且衪十分盼望充满我们,问题是我们愿意不愿意“被”衪充满而已,正如保罗所说:“不要醉酒,乃要被圣灵充满。”(弗五18)
或问,被圣灵充满有什么“感觉”,亲爱的读者,千万不要这样问,因为我们的目的并不是追求感觉,而是追求圣灵自己。圣灵充满某一个人,或者使他有什么特别的感觉,但决不是每一个被圣灵充满的人都有相同的感觉,更不是被圣灵充满的人一定会有感觉。有没有什么感觉完全是按需要而定。但我们可以肯定,一个被圣灵充满的人,就是一个让圣灵完全管理他生活每一部份的人,就是他的感情,他的娱乐,他的起居饮食,他的婚姻事业,他的生命财产,他的主权和喜好,他的喜怒哀乐,他的一切所有,每一样都依照圣灵的感动行事。圣灵又被称为真理的圣灵,意思是说,圣灵最主要的工作就是用真理来引导我们,圣灵的工作一定符合真理,一切不符合真理的事,都不是出于圣灵的。所以,一个人被圣灵充满,在主观的感受上,可以说就是被真理充满。亲爱的读者,你应该被圣灵充满,我的意思是说,你应该在每一件大小的事上,都以真理为依归,就如这本小书所写的道理,你若以为都是真理的话。你就应该立志,让这些道理“充满”了你生活每一个环节,使你可以为主发光,为主活为主死。

每日恩典内容 7月24日

每日读经 | 列王纪上4章
 
每日读经| 列王纪上5章
 
每日读经 | 诗篇127篇
 
每日读经 | 哥林多前书15章
 
每日经历神 | 7月24日 生命有所不同
 
恩典365 | 7月24日 耶稣的比喻系列:用圣经的真理去分辨事情的真假
 
竭诚为主 | 7月24日 性情与行为
 
 
 
 



 






上一篇:受浸辅导课程——9.教会是什么?(3)
下一篇:受浸辅导课程——10.教会生活与聚会(1)